第133章 急需提升的是公司管理能力
- 重生:从调教好员工开始科技强国
- 天韵舞春风
- 2111字
- 2024-12-23 11:15:32
随着清脆的铃声响起。
一位监考教师在讲台上不厌其烦地宣读考试规则。
另一位老师则有序地分发着试卷。
那个当徐年刚踏入教室时,还趴在桌上小憩的考生,此刻已经起身。
显然,他不敢真的将高考的考场当作自己补觉的港湾。
原本就肃静的考场,此刻更是落针可闻。
徐年接过试卷,略一浏览,心中便有了底。
这与记忆中的试卷如出一辙,那些题目早已烂熟于心。
他提起钢笔,开始在试卷上缓缓书写。
尽管试卷上的题目各异,但核心考点相差无几。
对于其他人或许困难重重的试卷,在徐年眼中却易如反掌。
对他而言,当前最大的挑战并非题目,而是连续书写。
以往偶尔挥笔几字不在话下,但持续书写却让他感到力不从心,笔速逐渐放缓。
他硬撑着完成了整份试卷,却未及细查,便听见了考试结束的铃声。
无奈之下,徐年只得放弃检查,交卷离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徐年轻轻揉搓着有些酸痛的手指。
周围经过的考生们,有的面带笑容,有的神情沮丧,甚至还有女生眼含泪水。
毕竟,成绩高低各有不同,此时再多的悔恨也已无济于事。
在校门外翘首以盼的家长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走出考场的学生们,一个个急切无比。
不知是否是徐年的错觉,他总觉得此刻的家长似乎比清晨还要多。
幸好有交警和保安维持秩序,才使得场面不至于混乱。
在人群中,几位记者手持摄像机穿插其中。
徐年巧妙地避开了守在门口的家长们,信步向校门外走去。
“小年,这边。”还未寻见父母的徐年,耳畔先一步响起了刘雨荷的声音。
远远望去,身着白裙的刘雨荷手中捧着一束盛开的满天星,与周遭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雨荷这一声呼唤,不仅吸引了徐年的目光,也使得周边许多人纷纷投去目光。
徐年望见一位摄像机记者将镜头对准了刘雨荷,仿佛想要捕捉她此刻的美好。
徐年走近,刘雨荷略显羞涩地将手中的满天星递给了他。
徐年笑着接过,这时,两位记者挤上前来,其中一人开口道:“这位同学,我们是沪省电视台的,我们想……”
徐年却直接摇头拒绝:“不好意思,不接受采访。”
话音刚落,他拉着刘雨荷的手便向校外走去。
刘雨荷看着徐年这样维护她,脸上泛起了甜蜜的笑容。
高考为期三天,实则不过两天半。
当第三天早上最后一门科目结束,徐年也就此与高中生活告别。
考试结束后,便是志愿的填报。
如今改革后的流程是先出成绩,再填报志愿,参照上一届的录取分数线,误差并不会太大。
然而在这个时期,却是先填报志愿,再公布分数和录取线,只能依据之前的模拟考试成绩来大致推测着填报。
考试结束后,刘雨荷便与徐年的父母开始商讨如何为徐年选择最合适的志愿。
虽然刘雨荷极力推荐徐年填报炎京大学,但她心里也明白,依据徐年第一次模拟考的成绩,他离炎京大学的录取线尚有差距。
之所以没参考二模和三模的成绩,是因为徐年根本未参与这两场考试。
他们三人讨论得热火朝天,而徐年却置身事外,没有加入讨论的意愿。
对于自己的考试成绩,徐年心中自有分寸。
不说满分,但至少在提前知晓试卷内容的情况下,他过炎京大学的录取线绰绰有余。
因此,无论讨论结果如何,徐年都已决定填报炎京大学。
现在让他犹豫的是选择哪个专业。
不过,这种纠结并未持续太久。
对徐年而言,目前最急需提升的是公司管理能力。
上一世,他虽然四十多岁了,却从未真正创业过,这也导致他在管理宏业时只能半放手。
于是,徐年决定选择炎京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
尽管夏国的商业起步较晚,工商管理专业也在摸索中前行,但正是这一批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夏国未来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去了解一下,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毕竟,让徐年现在静下心来钻研学术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避免去了邰国还要回来一趟,徐年打算等到志愿填报完再去,也就是两天后。
而现在距离索洛思发动攻势已经过去了两天半。
这两天里,索洛思的攻势连绵不绝,不仅让邰国官方措手不及,也让萧明龙等人陷入慌乱。
所有人都拿不定主意,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但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
徐年一天之内要接到萧明龙或李元楠三个以上的电话,中间柳雪也打电话跟他汇报情况。
据萧明龙他们估算,索洛思这一次调动的资本也许超过两百亿美元。
若是加上国际游资,索洛思一方的力量甚至可能超过七百亿美元!
尽管700亿美元对于官方财政而言并非巨额,但不容忽视的是,徐年及其团队能够加杠杆。
同样,索洛思也能够加杠杆,而邰国经济本身就隐患重重,结构失衡。
索洛思无需与邰国正面冲突,只需精准打击其经济薄弱环节。
邰国的经济宛如一幢拔地而起的高楼,表面上坚固且日益增高,但其结构缺陷预示着高楼的倒塌是不可避免的。
索洛思目前的策略,就是削弱那些未加固的承重柱,让邰国经济这座高楼自行崩塌。
在索洛思动手干预之后,多数人尚未察觉,部分行业已显现崩溃迹象。
尤其是徐年掌控的三只期货,短短两天内跌幅已超20%,邰国方面也无任何提振消息,预计将继续大幅下跌。
幸运的是,徐年在撤离前已做好部署,一番操作后,超过四百亿的资金猛跌百分之二十。
粗略计算,即便此刻平仓,徐年团队也能净赚87亿邰铢,资金翻倍。
加上之前的22亿邰铢收益,徐年团队短短一周内已赚取超过百亿邰铢,折合美元超过7.5亿。
按照既定协议,徐年不仅能获得自己出资部分的全部收益,还能获得萧明龙等人一半的收益,也就是说,徐年将获得总收益的70%,即超过5亿美元,折合软妹币高达34亿。
更为惊人的是,这一切还远未达到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