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的历史(二):春秋战国
- (日)贝塚茂树编著
- 691字
- 2025-04-11 04:37:41
家臣抬头的原因
季氏阳虎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其他两家,比如孟氏的公敛处父、叔孙氏的侯犯等也都是专横的家臣。这些家臣们为什么会变得这么有势力呢?
大夫等贵族之家相互兼并土地,只有有实力的家族日趋强大,其领地也不断扩大。家族首领无法亲自管理这些土地,于是命令家臣分担工作治理领地,特别是当贵族住在都城时,掌管领地的家臣和其领地、百姓密切接触,作为领主的贵族就被架空了。阳虎发动叛乱时,教唆他的就是季氏重要领地费邑(春秋时鲁国的城市,成为季氏的私人领地,位于现在山东省费县附近〔有西南说和北说〕。春秋鲁国还有一个费邑,是费伯的私人领地)的地方官子洩。
而且周代以来宗法制的血缘结构解体,同族关系疏离,不论是国家还是大夫豪族的事务,为了应对这种变化都逐渐需要官僚机构。家臣作为操作实务的官僚,便拥有了实际权力。另外在国家层面,就像前面讲述的那样,郑国执行了成文法,晋国也颁布了成文法。如此一来,与以往的习惯法时代不同,就需要法律专家。我们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一章中提到过曹刿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就反映了站在务实者立场上的下层士人的想法。
但也不是所有家臣都和自己的大夫主人对立。战国时代的官僚有很多同主君建立了对其服从并忠诚于其个人的关系,这种倾向早在春秋末年就已经出现了。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在宋国,大夫向魋专横欲杀景公。景公求助大夫皇野,皇野命令家人出兵。族中年长者和旧家臣反对,而新家臣赞成出兵,最终皇野还是攻打了向魋。由此自然可知,皇野的家臣有新旧两派,另外我们还能知道,旧家臣跟皇野家族的关系更密切,新家臣则跟皇野本人关系更加紧密。可以想见这就是下个时代官僚群体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