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滴血记(闽南语)

詹天马

人生亲像桃花枝,有时开花有时死。
花有春天再开期,人若死去无活时。
恋爱无分阶级性,第一要紧是真情。
琳姑出世歹环境,面似桃花彼薄命。
礼教束缚非现代,最好自由的世界。
德恩老母无理解,虽然有钱都也害。
德恩无想是富户,坚心实意爱琳姑。
免惊侥负来相误,我是男儿无糊涂。
琳姑自本也爱伊,相信德恩无怀疑。
结他两缘甚欢喜,相似金枝不甘离。
爱情愈好事愈多,顽固老母真罗嗦。
富男贫女不该好,强激平地起风波。
离别爱人真艰苦,相似钝刀割肚肠。
伤心啼哭病倒铺,凄惨失恋行末路。
压迫子儿过无理,家庭革命随时起。
德恩走去欲见伊,可怜见面已经死。
文明社会新时代,恋爱自由即应该。
阶级拘束是有害,婚姻制度着大改。
做人爸母爱注意,旧式礼教着抛弃。
结果发生甚代志,请看桃花滴血记。

【作品简况】

王云峰作曲。电影《桃花泣血记》插曲。1932年,由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黑白无声影片《桃花泣血记》在台湾上映,为了宣传影片,影院负责解说剧情的“辩士”詹天马根据影片情节撰写了这首歌词,交由乐队指挥王云峰谱曲。后来日本古伦美亚唱片会社请来当红歌手纯纯主唱,灌录成唱盘,随着唱盘畅销,歌曲迅速唱遍台湾,也捧红了演唱者,使其成为流行歌坛第一位闽南语歌星。歌曲不仅开创了台湾流行歌曲创作的先河,也从此揭开了台湾闽南语流行歌坛的序幕。

【作者简介】

詹天马,台湾省台北市大稻埕最有名的“辩士”,早年热衷于新剧,是“星光剧团”的重要干部。在影业公司大量进口外国、大陆片来台播映时,由他长期担任“辩士”进而成了“名士”。曾开设“天马茶房”高级咖啡屋,成为文人学士时常聚集的知名交谊餐饮店,林正盛导演的《天马茶房》的典故即来自此。晚年曾投资圆环附近一家“大中华戏院”,渐渐淡出艺文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