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
本书自2012年8月出版以来,承蒙兄弟院校和学界同仁的厚爱,以及出版社各位编辑的无私支持,有幸成为人民邮电出版社深受读者喜爱的畅销教材之一。这期间,该教材开发的成果也被评为宁波市第九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宁波工程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十二五”期间,笔者一直在经管类专业讲授“报关实务”和“报关与报检”两门课程,借自身主持国家教学资源库子项目“供应链管理”和国家精品课程“物流企业管理”的历练探索和成败得失,以及主持我校“课堂教学设计与创新项目——报关与报检”和首批精品开放课程“报关实务”项目建设,使报关实务课程的基本资源、全程课堂录像和拓展资源库不断得到丰富,立体、动态的“报关实务课程资源库”已初具规模,为读者使用该教材提供了相对充裕的辅助材料。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进入新常态,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仍在各自努力。尤其是出口贸易,在2013年年底,经过改革开放后35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终于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当年的对外贸易额为4.16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25.83万亿元),为报关事业提供了强大的业务支撑。
为了营造宽松的外贸环境,国家制定了以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本融通、民心相通“五通”为主要内容的“一带一路”战略,使日益复杂的对外贸易环境得到优化。笔者在主持制定《宁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纲要(2014-2020)》(该纲要已由宁波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公布)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口岸管理,尤其是报关管理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为加强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融合,2013年10月,上海自贸区启动;2015年3月,国家又推出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区和杭州“网上自贸区”;2016年1月,国家又将网上自贸区的范围扩展到宁波、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青岛、深圳、苏州12个城市。这些举措足以彰显国家加大了对外贸易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力度,同时也为海关监管的创新提出了新课题。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方案》(国办发〔2015〕66号),进一步促进了口岸“单一窗口”建设和海关监管领域改革步伐的加速。国务院最近提出的重点推进网上自贸区“六大体系”建设,也对报关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上述背景下,笔者带领团队和学生,一次次深入外贸企业、货代企业、报关行,以及宁波、杭州、上海等区域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了解企业的报关需求和一线特殊案例,剖析海关提供的大量数据和未来政策走向,以期真正落实应用技术大学的区域服务功能,进一步弘扬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
第2版在基本保留第1版简明有序的整体框架的基础上,重点对第1版出版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调整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删,更新了因环境变化而略显老化的知识、链接、案例、习题和附录,增添了一系列教研新成果;利用二维码展示了部分网络学习资源,可供读者在学习中参考。
本书修订完成后将对配套课件、视频和其他辅助资源做全面修订。这些资料的索取方式参见“更新勘误表和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
朱耿博士、朱一青博士作为参编重点负责了阅读、链接和附录的更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有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海关监管政策处在动态变化中,恳请读者继续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教材重印时及时更新。
编者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