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珠海横琴新区片区的建设成效

4.3.1 主要建设成效

根据《总体方案》,珠海横琴新区片区2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建设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

三年来,横琴片区践行新发展理念,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区和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的探索与实践,在经济发展、人才集聚、制度创新、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横琴地区生产总值(GDP)从68.03亿元(2014年数,下同)增长到183.6亿元(2017年数,下同),年均增长39.23%;固定资产投资从246.81亿元增长到412.31亿元,年均增长18.66%;吸收利用外资从2.56亿美元增长到6.7亿美元,年均增长37.77%;一般公共预算从26.68亿元增长到50.06亿元,年均增长23.34%。

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取得重要进展,对澳合作全面深化,对港合作全新升级,打开了全面开放新格局。区内港澳企业均过千家,总数达2218家,注册资本1747.70亿元,其中澳资企业1212家,港资企业1006家,在横琴落地的澳门产业投资项目达到29个。港珠澳大桥延长线已率先建成。总投资260亿元的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将于2019年底具备通关条件。广珠城轨延长线横琴站年内将通车,并在横琴口岸与澳门轻轨实现对接。成功举办的“中国——拉美国际博览会”,共61个国家(地区)的523家企业参展,73个项目签约,总金额32.5亿元。横琴已在美国、欧洲、拉美等地设立经贸联络点,境外投资备案企业达84家,投资总额超35亿美元。新设外资企业2347家,合同外资超过208亿美元。

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载体蓬勃兴起、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带动了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及金融等特色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已上报国务院,近期将获批。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接待游客超4700万人次,投资500亿元的长隆二期正加速建设。区内金融类企业7437家,注册资本达8823亿元,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约2.47万亿元。区内注册企业突破4.58万家,注册资本达2.4万亿元,注册各类总部超过1000家,科技企业超过6800家,4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注册企业126家;72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注册企业197家,实际落地项目投资超5000亿元,在建重大项目113个,总投资3859亿元。

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推动体制机制变革,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和世界银行10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加大改革力度,实际落地31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智能化监管服务新模式”“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新模式”两个案例荣获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多项突破均为全国率先,如深化商事登记改革,推出全国首张“商事主体电子证照银行卡”;率先启动社会投资类工程管理创新试点,审批时间由30天缩短至13天,审批类费用降幅超过20%;率先突破国内现行供用电营业规则,出台《横琴自贸试验区供用电规则》,用户可一次性节省80%受电工程投资;自主研发了全国首台远程可视自助办税终端,办税效能提升80%。总之,通过制度创新,横琴营造了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以放宽和优服为重点的行政服务体系、以发展特色金融和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的金融创新体系、以信用约束和善管为重点的风险防控体系、以国际公信力为重点的法治保障体系和以预防监督为重点的廉洁从政保障体系。

横琴注重生态绿色和共享共建发展,国际化高端化公共服务加速推进,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展现全新格局。高起点编制“数字横琴”“生态岛”等49项深层次规划,构建“山、水、林、湖、湿地”一体化的“生命共同体”,建设“海绵城市”。统筹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马骝洲隧道、长湾隧道顺利贯通,珠海城市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引入哈罗公学、威雅公学等国际教育品牌学校。率先实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集中行使25大类行政处罚权和7类管理职能,8000多项具体执法权限。推出全国首个城市智能管家——“横琴管家”APP平台,推动城市治理模式由“政府全包”向“市民治理”方向转变。同时,横琴将实施“物业城市”治理新模式,从“管理+服务+营运”三方面引入全新的城市治理模式。主要通过引进高水平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作为“大管家”高效管理、高质量运营社会公共资源,并由物业公司根据市民需求提供精细化、专业化服务,真正“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同时加大源头治理和投入,由物业公司代替执法人员走在第一线,用服务化解矛盾,用群众办法解决群众问题,构建“五星级城市”。

4.3.2 大事记

1.2017 年9月29日,中国自贸区信息港在横琴揭牌

中国自贸区信息港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大横琴科技和深圳报业集团共同组建,将通过建设中国自贸区信息港总部大厦,吸引信息数据企业、互联网企业和技术机构入驻,打造全球自贸区信息采集、加工、传播、交易、发布的枢纽中心。中国自贸区信息港的建设要立足全国发展大局、树立全球视野,打造全球自贸区信息产业高地;要立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球数据信息领域形成比较优势,打造自贸区创新发展的标杆项目,推动并引领全国各地的创新发展;要立足加快文化改革创新、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全省媒体转型发展的支柱项目,为全省和全国媒体融合发展作出示范,为全省经济发展和主流阵地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2016 年11月8日,横琴落实“16项出入境政策”

11月8日,“横琴自贸试验片区纳税便利化暨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化”发布,广东省公安厅珠海出入境签证办事处副科长彭一峰、珠海市公安局出入境与外国事务管理支队外管大队副大队长胡琳做详细介绍并解读相关措施。在公安部支持广东的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中,6项在广东自贸区适用,10项适用于广东全省(也适用于广东自贸区)。与现有的出入境政策措施相比,新政策有许多突破和创新,比较突出的有:一是允许在广东出生或原户籍为广东的外籍华人申请办理5年以内签证、居留证件;二是允许全省范围内外籍高层次人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聘雇外籍家政服务人员,满足其家庭生活需求;三是允许因紧急事由来粤就读的中小学校外国学生,申请口岸签证和居留证件;四是降低自贸区外国投资者申请绿卡的门槛。16项出入境政策的不断推进实施,将极大提升横琴的外国人才出入境便利水平,对优化横琴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和集聚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到横琴创新创业,加快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继而推动横琴自贸试验片区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3.2017 年6月21日,世界自贸区(横琴)论坛在珠海召开

这一国内最高规格的自贸区“博鳌”论坛,吸引了超过20位国际权威专家、30个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代表、1000多家跨境投资机构及跨国公司参会,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围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自贸区发展”这一主题,对自贸区发展过程中的政策研究、国际贸易、经济规划、国际物流、金融资本等多个热门领域展开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横琴自贸区始终围绕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国家战略,抓紧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世界自贸区(横琴)论坛立足于横琴自贸区,将会成为广东乃至中国联通世界自贸区的门户枢纽。主承办方再生时代集团董事长李广连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一带一路”三大建设规划紧密关联,互为促进,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需要中国,同时,中国也需要负起责任,继续发声。世界自贸区(横琴)论坛,就是中国向世界发出声音的重要音节。据介绍,主办方希望每年一届的世界自贸区(横琴)论坛能成为中国自贸区组织规模最高层次的与海外自贸区直接交流合作平台,并将其打造成标志性品牌。

4.2018 年4月25日,横琴新区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横琴新区法律服务中心全面整合港澳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海上丝绸之路法律服务基地、法律援助、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劳动保障、劳动仲裁、人民调解、婚姻调解、信访维稳、安置帮教、社区矫正、防邪宣教等方面的业务,向企业、市民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立体化、广覆盖的综合服务,通过前台集中受理、现场快速分流、专业引导对接、专人跟进服务等模式,确保企业、市民一站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消除纠纷。横琴新区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横琴新区法律服务中心的建立为契机,横琴将致力于提升行政服务质量效率,以高标准的行政服务框架体系建设,为企业、市民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速、更加全面的政务服务。

5.2017 年12月28日,首届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在横琴收官

本次大赛由欧美同学会(也称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本次文化创意及生物医药类总决赛包括现场路演和专家评审两项内容,12个项目脱颖而出,其中草羊新品种研发项目、难溶性药物等高端制剂研发与产业化平台项目等5个项目荣获优胜奖。还举办了项目交流对接洽谈会,百余海归携项目现场与千人专家、院士等专业人士以及横琴金投等投资机构进行了深度接洽。珠海横琴新区专门出台了配套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人才奖励、住房等多个方面,为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条龙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横琴新区党委副书记李伟辉在会上表示:“希望借助本次赛事的举办,吸引海归精英把珠海当做创新创业之地,把全球优质产业资源播撒到珠海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中。”

6.2017 年11月23日,横琴新区“首批失信名单”公布

首批失信名单涉及3759家商事主体,已通过横琴工商官网、横琴官网、信用横琴网、横琴在线等官方媒体予以披露,并同步推送给全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单位。各有关单位将依据相关规定对失信商事主体实施联合惩戒措施,以行政性约束和惩戒,带动市场性、行业性和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加快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效应。公布首批失信名单并实施联合惩戒,牵涉失信主体数量之多,实施惩戒力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横琴新区对失信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展示了其打造公平诚信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标志着横琴新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初具雏形。

7.2017 年9月14日,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投融资对接平台高新技术专场落下帷幕

据统计,成立两年来,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共举办公益培训、项目路演、专题论坛、公开课等创新创业活动近百场。目前,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累计16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融资额突破2.6亿元。截至2017年8月31日,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累计孵化218个项目,其中港澳创业团队129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项目36个;孵化企业累计申报各项科技项目超过80项,获得资助资金逾1000万;累计申报专利数量超过600件,已获授权专利数量超过300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广东省高企培育入库近30家;16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资金,融资额突破2.6亿元。园区建设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引进近40家公共服务资源,全面提供政策支持、融资服务、共享设施、人才引进、管理咨询、交流培训、市场推广、科技中介八类服务。

4.3.3 典型案例

1.全国首创V-Tax远程可视自助办税平台

(1)主要做法。

横琴片区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创V-Tax远程可视自助办税系统,为港澳纳税人提供导航式智能流程指引和税务人员远程服务,实现跨境办理涉地方税费业务。与港澳多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在港澳银行机构营业厅开设纳税服务点,为港澳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跨境导办服务。在“税融通”的基础上,为在横琴片区购房的港澳居民在融资贷款等方面提供支持。在全国率先推行跨境电子税票,为港澳和异地纳税人提供了随时随地移动查询打印税收票证的办税体验,大大节省纳税人办税成本。

(2)创新点。

一是实现涉税业务办理“零跑动”。通过实时音视频远程交互,实现跨境、跨省、跨市、跨区办税,具备能问、能查、能看、能听、能约、能办“六能”功能,前台涉税业务均可以通过征纳双方远程音视频和桌面协同的方式共同完成,打造了“全业务、全天候、面对面、类前台”的新型办税服务模式。

二是联合港澳银行设置导办业务。在港澳相关银行机构营业厅开设纳税服务点,为港澳纳税人提供在横琴片区的商事登记、账户开立、委托缴款扣税三方协议签订等“一条龙”的导办业务。

三是在全国率先推行电子税票。横琴片区跨境电子税票暨电子税票应用平台上线运行,将电子税票应用到V-TAX远程可视办税中,纳税人通过PC端、移动端实现“远程受理——视频办理——电子税票”的全电子化、全链条、全过程服务。

(3)实践效果。

一是为港澳和异地纳税人提供了涉税业务办理“零跑动”、跨境办税“同城同质”以及能随时随地查询和打印税收票证的便利服务,大大节省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自V-Tax系统2016年9月上线以来,共办理相关业务4896宗,打印或查阅电子税票共计23680份。

二是该项目受到多方关注支持。获评国家税务总局“互联网+税务”最佳实践类项目第一档。

2.创新建设工程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制度

(1)主要做法。

以“多部门联合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为抓手,横琴片区建立建设工程参建企业诚信评价和黑名单制度。视违法违规情况轻重将其与黑名单、诚信扣分、限制参与投标等处罚措施直接挂钩;实行企业信用等级差异化管理,共分为A、B、C、D及以下五个等级,等级直接对应从加分奖励到黑名单禁止准入等系列举措,引导企业规范执业行为、重视商誉信誉;同时区内多部门联动,建立信用信息及时反馈、失信情况及时处理、处理结果及时公布、信用得分及时运用的“四及时”工作机制,实现统计、建档、联动、共享高效管理,信用动态在官方网站权威发布。

(2)创新点。

一是建立建设工程企业诚信评价和黑名单制度,对建设领域较为常见的行贿受贿、违法分包、安全质量责任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进行重点诚信评价,视情节采取列入黑名单、诚信扣分、限制参与建设工程项目投标等措施。同时采用诚信优先综合评标法,综合使用经济标、技术标、信用标,对拥有良好信用记录的建设工程企业,在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中给予优先扶持。

二是由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联合公安、质监、安监、法律服务中心等本领域意外的单位逐步建立统计、建档、联动、共享的管理体系,注重建筑企业和个人不良行为的信息收集。

(3)实践效果。

2016年,对辖区内8家D级信用建设工程企业限制其参与政府采购及其他全部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和建设活动,将7家C级信用建设工程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名录,对建设工程不稳定事件中的涉案人员及单位进行从严监管,促使企业提升诚信经营意识和信用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