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实干”宝宝健康成长?
渴望他人肯定的童年
在3号的内心深处,他们早已经把他人给予的爱与自己的表现画上了等号。父母就像是他们的镜子,是他们认识自己的途径。3号孩子对在其成长过程中给予自己关心照顾和肯定的家长是极其认同的,并且会主动找出这位家长对自己的期待,然后尽力达成它,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肯定和关爱。3号人物,这是他们的最大成就所在,甚至不在乎为此放弃自己真正的喜好和追求。
当3号孩子深感家庭的背景有瑕疵(比方说,父亲有外遇等不可告人的丑闻),或社会地位并不高,他会滋生出浓厚的责任感,他觉得自己必须设法将家人从抬不起头的名声中“拯救”出来。而且,许多3号不会选择自己最爱的职业,而会选择能够带给家人荣誉、财富的职业,以使家人更高尚地生活。
打破孩子的“第一”情结
3号孩子认为,个人价值完全取决于自己所赢得的成就。他们要求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这样父母就会赞美他们出色的表现,从而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超乎自己的想象,他们的追求并不是一种良好的感觉,而是一种让人产生敬畏的力量。这一点在孩子身上最好的表现就是他们对于分数的执着,无论他们学习得多么辛苦,试卷上一个鲜红的100分,往往能让他们所有的不快都烟消云散。
然而,这也就造成了3号孩子不会自我放松和减压,他们勇往直前容易冲动却不会自制。他们容易让周围的人产生可怕的压力,使同学对他们敬而远之,这就是一般学校里的佼佼者都缺少好朋友的原因。而且他们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不用他的方法看待事物的人都是错误的,这种优越感会在心理上对他人造成伤害。对于3号孩子来说,父母一定要教育他们把握奋进的度和韬光养晦的精神,只有懂得了理解别人,他们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
多赏识,少谴责
3号孩子性格中的缺陷形成原因,很大程度上始于童年父母的过分专制。3号孩子之所以好胜心切,是因为他们渴望得到保护,他们严重缺乏安全感。不同类型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但是他们的成因和解决方式却大不相同。2号给予型的孩子会采取讨好的方式来获得,6号怀疑型的孩子会通过质疑事物来获得,而3号实干型的孩子则是用外表的强硬,甚至暴力来掩饰自己内心对安全感的渴望和保护。
在专制型家长的严厉干涉和管教下,3号孩子的个性就被扭曲,表现出来的负面性格容易压过正面性格。而家长则认为“不听话”的3号孩子更加需要严厉的管教,于是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尽管3号孩子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但他们因为人生观被扭曲,已难以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
为了把3号孩子培养成性格健全的人,作为父母一定要讲求科学的教育方法,绝不要无限制地否定孩子的想法,限制他们的自由,也不要对孩子发号施令及严厉惩罚,因为这样的做法看起来似乎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实则自私和残酷。
对孩子不要过度夸奖
早在童年时期,3号性格者就多次因为努力上进的表现而受到父母的赞扬,这令他们感觉非常好。为此,他们会不断努力,去完成一些会获得父母赞赏的事情。而当他们得到赞赏后,又会不自觉地去指定下一件要完成的事情。久而久之,这个循环会越来越短。3号会不断地完成事情,以期不断获得赞美。这就使得3号孩子常常患有一种“索取赞美综合征”。
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认为,在教育孩子时,表扬不可过多过高,不能让孩子情绪过热,过多的赞美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要么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要出色,要么就逐渐形成压力,为了夸奖而去做。所以夸奖要适可而止,大人在夸奖3号孩子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并在表扬孩子时应给他指出不足之处,或者用欣赏、交谈、聆听等方式代替过多的夸奖。
使孩子明白失败并不可怕
3号性格者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对成功的追求中,所以一旦失败了,他们要么就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要么就会把失败的责任推卸给他人,总之,他们不敢直面失败,会尽量躲避失败。
早在孩童时期,3号就表现出了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拥有聪明的头脑,也曾是全班甚至全校的尖子生,但往往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或是老师某一句话对他的打击,就变得消沉起来,学习成绩下降,上课精力不集中,甚至是逃学。他们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往往在失败中迷失自己。
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3号孩子可能变得精神萎靡,消沉慵懒,做事没劲,完全一副颓废的模样。这种心态如果得不到调整,他的一生就可能会碌碌无为。此时父母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教育孩子在失败后仍有信心去重新开始。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孩子认识到哪些导致失败的原因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哪些是改变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