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作品著作权法中法律地位问题研究:法律、现实及对策在线阅读
会员

衍生作品著作权法中法律地位问题研究:法律、现实及对策

殷源源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理论法学27.6万字

更新时间:2025-05-07 14:52:44 最新章节:第10章 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就衍生作品(二次创作作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同人文字作品和同人演绎视频作品)在中国著作权法体系中的承认与保护问题进行研究。本书在导论和第一篇第一章对概念进行厘定后,于第一篇第二章对衍生作品在著作权法中的不确定性做了分析。将不确定性归因于“立法”上宗旨模糊、权利范围限制与司法标准的多元性,并认为这些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著作权本质问题”的争议与“文化产业/作者/读者等利益主体的冲突”。第二篇着重分析了衍生作品兴盛的历史与现实原因,通过别开生面的文学及传媒文化领域相关人士的田野访谈,考察衍生作品合法化的意义。第三篇则通过文化、市场行为的角度,以及立法、司法及法理比较角度,论证、阐释衍生作品著作权合理性的可能与途径。
上架时间:2023-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系统阐述了体育法的核心概念、历史演进、研究方法,以及法律理论与制度基础。本书从大学体育法律制度的构建出发,深入探讨了体育赛事组织的法律责任、反兴奋剂法规与实践、体育合同管理法律实务以及体育组织中的法律法规遵守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结合奥林匹克制度文化与法律保障,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法律地位、制度文化的法律保障以及法律纠纷的解决机制。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体育法知识,为体育法的实践与发展提
    欧阳泽蔓法律17.2万字
  • 会员
    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当今,我们不能忽略法之起源与国家法形成的复杂特征。本书运用少数民族的神话等文本重新诠释这些问题,不但有助于拓宽我们对于法律制度的多元视阈,也为国家治理政策的多元选择提供了参考。
    陈永邺 洪宜婷法律26万字
  • 会员
    轻罪刑事政策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与犯罪治理观念的变化,在宏观上,它关系到国家立法中犯罪体系与刑罚结构的整体设计与局部调整;在微观上,它与普通公民的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影响深远。构建合理的轻罪刑事政策既是劳动教养制度废止后完善我国违法犯罪行为制裁体系的要求,也是合理配置犯罪防控资源以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本书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犯罪结构的变化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要求,以犯罪分
    郭理蓉法律20.3万字
  • 会员
    本书将电影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在对电影及电影法的发展历程、基础概念、定义、性质和体系进行探讨和比较的基础上,归纳研究我国电影法的原则和规则,重点介绍电影法的主要渊源,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角度和电影法运行的各个阶段对现行法律和政策进行解析、阐述,为读者构建了完整的中国电影法的体系架构。
    栾姗法律8万字
  • 会员
    新发展阶段呼唤法治创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给立足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法治理念、原则、逻辑及方式方法都带来了颠覆式的挑战。以此为逻辑基点,本书以推动数字经济治理法治化走深走实,坚持以数字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法治问题为导向,结合新近理论发展和实践成果,深入浅出围绕数字经济治理核心的数据治理、平台治理、算法治理、场景治理等四个维度进行逻辑阐发,使读者感悟数字
    陈兵法律24.2万字
  • 会员
    进入智能时代,在人机交互条件下,国家如何治理,法治如何运行,政制如何演变,法律如何回应,这个课题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是未来的也是现实的。本书通过对治理悖论、协同进化、智慧国家、由法治国、自主政制、算法行政、数字经济等问题的探讨,力图回应上述问题,并为开创人工智能法学提供理论基础,为智能时代的国家治理提供前瞻性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评测体系。
    邵长茂法律10.6万字
  • 会员
    医学的先决条件是寻求帮助的病患和施予帮助的医师,医患关系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多种多样的关系。因此,医患关系是整个医学实践中最本质的内容。本书以医患关系作为研究视角,分析医疗纠纷的预防机制,分别从基础理论、法律关系、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医疗纠纷预防等方面对医患关系进行了阐述,意在探索医患沟通机制和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对推动医疗纠纷预防制度发展的重要意义。
    陈琦法律10.4万字
  • 会员
    容隐是指庇护亲属的犯罪行为,帮助其逃脱法律制裁。这种因私废公的行为被确定为法律权利,若在主张个人权利为国家权力之本的近代社会,尚属正常,但出现于强调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则显得有些超前,不合时宜。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设立容隐制度的目的何在?社会文化与国家司法是否做好了真正接受这一制度的准备?容隐行为的正当性是否会被真正认可?容隐权究竟只是法条层面上的虚拟权利还是有司法保障的实际权利?本书依据法典及
    魏道明法律15.4万字
  • 会员
    《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是第三期,重点关注的是法治与德治如何结合,涉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信任伦理、环境伦理、医患纠纷、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以及增值税等相关问题。
    侯欣一主编法律1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