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理论文章在线阅读
会员

怎样写好理论文章

邵景均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语言文字15万字

更新时间:2025-03-27 14:45:41 最新章节:第10章 参考书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帮助读者系统掌握如何写好理论文章的实用工具书。全书分为8个版块,作者从理论文章的基础知识谈起,科学分析了写好理论文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说明什么是好的理论文章,又从“积累”“激情”“技巧”等多个方面逐一探讨写好理论文章的要素。全书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地告诉读者如何写好理论文章,力求为广大有志于写出好的理论文章的人士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
品牌:东方资治
上架时间:2023-07-01 00:00:00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东方资治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邵景均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書是越南漢字資源整理研究的專題性著作。全書分上中下三编,上編越南碑銘文獻用字研究,中編越南碑銘文獻俗字彙編,下編越南碑銘文獻目錄。著者在兩萬多通越南銘文拓片中,按時代編撰文獻目錄,據此搜集整理越南碑銘俗字,拓展越南碑銘文獻用字研究。書稿立足原始文獻,從國際俗字(通用俗字)和國别俗字(變異俗字)視角,考察俗字在越南的移植、受容、變異和衍生,對諸多越南俗字進行了構形和源流闡釋,揭示了域外俗字對於中國
    何华珍 刘正印等社科14.8万字
  • 会员
    本书分别从《齐民要术》的语言、词汇、语法、谚语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第一章概述了《齐民要术》语言的专业性、口语性和地域性的三大特点及其语料价值。第二章是《齐民要术》的词汇研究。包括常用词研究,同义词研究,新词和新义研究,以及疑难词语考辨研究等。第三章探讨《齐民要术》的语法和句法研究。分别以《齐民要术》中的量词、连词、介词、副词为例,分析了中古时期汉语语法的特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揭示出了
    高玉婷社科21.5万字
  • 会员
    《罗怙世系》是印度古典梵语时期著名诗人迦梨陀娑(Kālidāsa,约四、五世纪)的作品,在印度被奉为古典梵语叙事诗的最高典范,至今仍是梵语学习的经典作品。这部叙事诗共有十九章,取材于印度史诗和往世书中罗怙世系的传说。罗怙世系属于太阳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吠陀时代的甘蔗王。本书采用帝王谱系的形式,以罗摩故事为重点,描写罗摩在位前后的罗怙世系帝王传说。本书提供了《罗怙世系》的汉译全文,在印度古典梵语诗歌汉
    (古印度)迦梨陀娑社科53.8万字
  • 会员
    杜甫是我国盛唐诗歌的卓越代表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学典籍英译风生水起。杜甫诗歌的译介与研究也随势而动,成果日趋丰硕,本书便是研究成果之一。除国内杜甫诗歌英译的回顾和展望外,本书探讨了杜甫诗歌英译的描写模式;关注宇文所安于2016出版的英译全集《杜甫诗》;还从不同的理论维度对杜甫诗歌进行了个案分析,同时对杜甫诗歌的不同译本的副文本和译序进行了探析。
    文军等社科15.9万字
  • 会员
    现代人称代词大量进入现代诗歌,多方位地影响了现代诗歌的传播与形式特征,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区别于古代诗歌的一个突出标志。该著从考察汉语诗歌人称代词的历史演变、现代人称代词大量入诗的历史语境入手,系统地探讨了现代诗歌人称代词入诗的基本特性、形态功能、生成机制,阐释了现代人称代词大量入诗与现代诗歌形式变革的关系。人称代词在现代诗歌中不同语法功能上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诗歌表达策略的多样化。现代人称代
    倪贝贝社科16.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内地、港台及海外华文界为视域,以名家名作的电影改编为视点,以跨媒介转化过程中的文本及思想的变异和重造为考察重心,以“史”为经,以“论”为纬,辅参外国同类作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的电影改编经典个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可见文学美与电影美之特质,可观文学改编电影异变的媒介及社会之因,可循文学、艺术和文化渐变之踪,兼具史料、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价值。
    陈伟华社科28.7万字
  • 会员
    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2辑,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民俗学等。本书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来源期刊。书中主要刊发海内外具有原创性的文学研究论著,旨在交流学术信息,展示学术精品,维护学术规范,推动学术健康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社科2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英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兼翻译家霍克思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国典籍英译实践及其翻译思想展开系统全面的研究。本书立足霍克思《楚辞》《杜诗初阶》《红楼梦》《柳毅与龙女》四部译作,结合其汉学研究心得,将“翻译家霍克思”置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还原其译介活动的历史语境,观照其翻译思想及翻译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本书综合运用翻译学、历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对其译介活动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研究,探讨他
    张婷社科20.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为研究对象,立足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归纳出消费文化影响下“人与城”的四种新型关系,探究不同关系场域中人的“在”与“如何在”矛盾。从叙事的价值逻辑把脉城市文学的美学难题,推动建构契合中国式现代化语境的城市文学批评话语。
    曹丙燕社科2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