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传:大江东去唱渝州在线阅读
会员

重庆传:大江东去唱渝州

吴景娅 鲁克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集22.5万字

更新时间:2023-07-28 10:05:46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三千年的江州城,八百年的重庆府;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天生重庆,山水峻险而魔幻,个性坚韧而豪放,有万里水道,江上丝路,通达远方;传奇重庆,抗日烽火中屹立不倒,成为了中国抗战时的陪都和坚实的大后方;而今又是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二十三位重庆本土作家以他们深情的文字带你细品这座城独有的荣光、传奇与魅力,感受它拥抱世界的真诚与激情。轻舟已过万重山一一本书将带着重庆云雾的气息,夏日高达40度的体温以及火锅的麻辣烫,向你,扑面而来。本书约22万字,配图130幅。
品牌:非书文化
上架时间:2023-03-01 00:00:00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非书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景娅 鲁克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著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宏观视野,对1940年代以来西部散文发展演进的历程做了系统梳理,指出“文化想象”、“西部精神”和“家国意识”构成了西部散文的内在精神结构,这种精神结构不仅使西部散文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中显示出不同的特质与气象,而且在与时代精神的对话中不断激荡出动人的感召力。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本著力图通过对中国当代西部散文的研究,总结出更具普遍意义的创作经验,而关于“创作模式”
    王贵禄文学27.9万字
  • 会员
    《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散文的代表,1940年7月在重庆妇女生活社初版,署名萧红。书中除萧红撰写的同名散文名篇之外,另附有许寿裳的《鲁迅的生活》和许广平的《鲁迅和青年们》两篇文章。萧红只是用她的笔将鲁迅先生家的大门敞开,让读者看看那不常见到的鲁迅家居生活;他的家庭、家中的摆设和鲁迅个人性格上的特征及怪癖。本次出版,编者除依据生活书店1946年版本为底本进行编校外,增补了萧红关于鲁迅的多篇作品,涉及散
    萧红文学6.5万字
  • 会员
    《弘一法师诗词文选》精选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诗词与文选,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书中诗词意境深远,既有对佛教信仰的虔诚表达,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文选则涵盖了书信、演讲、格言等多种形式,蕴含了弘一法师的处世智慧与人生哲理。全书以诗传情,以文载道,让读者在品味诗词之美的同时,也能汲取到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精神滋养。
    弘一法师文学9650字
  • 会员
    本书为作者40年间所作古典小说研究论文的选集。内容主要是关于明代“四大奇书”和所谓的“乾隆三大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歧路灯》)、《聊斋志异》等“八大名著”的研究。研究应用作者所提出的”文学数理批评”理论,揭蔽古典+说叙事的“三复情节”“三极建构”“二八定律”‘六一’模式”“‘中点’模式”“五世叙事”,以及多书相关之“石头记”“女仙指路”“方位学”“反模仿”叙事模式或创作方法;提出并论证“
    杜贵晨文学48.8万字
  • 会员
    京隐,为彭树智先生的别名。《京隐述作集》从“文以载道”“史以明道”和“哲以论道”三方面探索人类文明交往自觉之道,是彭先生治学的新作。该书关注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关注美学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以关注人的内心为旨归,全方位展示了老一辈历史学者对于人文精神的思考。今将前两集出版,“哲以论道”且待来日。《京隐述作集》第二集《史以明道》分六编。第一编史道:人类文明交往探源;第二编史道:明人类文明交往“自觉化”之
    彭树智文学23.6万字
  • 会员
    本书所收录的40余篇杂文,是作者多年心血的汇集。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处在分裂与反分裂、渗透与反渗透斗争前沿,也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本书内容紧紧围绕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展现了作者在西藏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定不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思考,或可为西藏打赢
    苟灵文学39.2万字
  • 会员
    本书参考论文集形式,拟以五条主线(“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扎根沃土,决胜小康”“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为编排形式展开,在每条主线下编入各院系推荐的相应主线思政实践团队调研报告。
    陈宝剑主编文学30.7万字
  • 会员
    本书精选了报社自2018年年末至2022年年初创作、发布的优秀文章。全书分为铭赤心、绽辉芒、点华灯、共韶光、探迭潮、还四方六个篇章,共收录数十篇创作,体现北大青年的理想追求与笃志奋斗,展现北大青年的青春记忆与独特关切,呈现北大青年的时代体悟与生活随想,表现北大青年的关注、声音和责任。
    户国栋主编文学24.6万字
  • 会员
    2016年4月,山东省世界史专业委员会第九届研讨会在聊城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一带一路”视阈下的国别和区域史研究。本书为该次会议的论文集,收入论文(或者摘要)近30篇,包括“国别区域史研究”“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世界历史专题和教学问题研究”等专题。
    陈德正主编文学23.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右散文十七篇,本系《乙酉文编》原稿的一部分,在一九五二年冬天编成后,久藏箧底。三年前曹聚仁先生北游见访,出以相示,承他带至香港,在杂志上发表若干篇,后来集印为一册,即《过去的工作》便是。余下的这一部分,他又为整理出板,就使用这《乙酉文编》的名称。曹先生的种种厚意,实在是很可感谢的。说起乙酉年来,这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社会情形既今昔不同,那么有些感慨牢骚已经失时效,这是要请读者原谅,而在作者却又很引
    周作人文集7.4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周作人散文随笔《关于苦茶》《骨董小记》《论语小记》《厂甸之二》《科学小品》《现代散文小序》等约50篇,包含了作者对于茶、对于人生的一种清醒的思考。全书给人以一种艺术的清新感,品《苦茶随笔》,犹如真的在品一杯真正的苦茶。
    周作人文集10.1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入周作人散文47篇,可看作其文化批判的作品。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确立了“书话”这一新文体,即以阅读为契机,依靠知识的绵延和思想的碰撞,扩张至文化、历史和社会领域;就方法而言,即大段摘抄原著,中续少量按语。因此,周作人也自称“文抄公”。本书集中体现了周作人的这一特色。
    周作人文集9.8万字
  • 会员
    《雨天的书》是周作人散文集中极有名、极具代表性的一本,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书中文字平淡自然,闲适冲和,是中国散文目前的一座高峰。
    周作人文集8.3万字
  • 会员
    《秉烛后谈》主要收录周作人1937年4月至10月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说,“本书中诸文颇多闲适题目”,然而同为闲适题目,内容却可分为两类,其一表意趣,其一疾虚妄。作者在集中《谈文字狱》等文章中,继续批判中西文化中黑暗的现象。在文字狱中,作者特别看重“以思想杀人”一类,指出思想专制的实质,就在于人们普遍丧失思想和判断能力,自觉趋同于专制本身。周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着意加以甄别,不放过坏的
    周作人文集6.4万字
  • 会员
    《瓜豆集》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三篇,是一九三六年五月至十二月的作品。除了《结缘豆》《谈养鸟》这样的散文外,还有数篇回忆人物之作。而且,关于家庭和妇女问题,周作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同情态度。
    周作人文集1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