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2017—2018)在线阅读
会员

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2017—2018)

李其荣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人类学/人口学27.9万字

更新时间:2022-11-18 15:20:47 最新章节:法国华文报刊与华侨华人社会融入研究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由丽水学院华侨学院与华中师范大学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策划的一部学术文集。本书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立足于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研究,围绕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倡议、海外华人政治与文化、海外华人族群与社区、华商经济与国际移民法四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多样化的特点,学术理论扎实、数据丰富、实证性强,学术观点新颖,对于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和侨情的新变化,进一步推动侨务工作在更广领域、更高层面、更深层次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其荣主编
主页
  • 会员
    本书是由丽水学院华侨学院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共同组织策划的一部学术会议文集。本书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背景,立足于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围绕华侨华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华侨华人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华侨华人与侨乡文化、华人社团与华文教育、华侨华人与中外文化交流、华侨华人参政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双向移民与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它是第四届国际移民
    李其荣主编各国文化26万字

同类热门书

  • 会员
    本书是一项以北京胡同为田野研究地点的社会人类学研究。文章以胡同功能的变化和居住人口成份变化为主线,描述经济变迁背景下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胡同”是一个满语词汇,是小街巷的称呼。作为传统的居住格局,胡同正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从人们的视野中消退,幸存的胡同大多被开发为旅游景点。“胡同游”成为外国人、外地人了解老北京人生活景象的方式,胡同居民亦在导游对历史的讲述和对现状的评说中成为被参观的对象,他们平
    魏霞人类学9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收录了数十位作者不同角度的回忆文章,见证了中国计划生育改革创新的艰辛和喜悦,记述了中外专家学者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工作中的贡献与成长。本书还收集了最具代表性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的重要文献,以及有关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的大事记。
    解振明主编社科25万字
  • 会员
    科学测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是合理支付市民化成本、推动市民化进程的前提与关键。本书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社会经济情境,对市民化成本内涵进行了本土化修正,运用理论分析和方法创新相结合的手段,重新构建了市民化成本指标体系、完善了测算策略框架、改进了测算模型、设计了预测模型,并从多角度定量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各级指标的金额、结构及相关利益主体的成本支付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市民化成本支付角
    杜海峰 顾东东 吕锋社科16.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人类学家张经纬的首部人类学主题书评集,分为“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人类学家”、“走进人类学方法”、“人类学与当代中国”、“性别与社会”和“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五大板块。书评作为一种独特的载体,游走在学术体系的边缘,有人认为它无足轻重。然而,书评和一篇学术论文相比,其读者却百倍于后者。人类学作为一门闻者甚少的学科,书评更是肩负了向公众普及学科知识的重任。相信这本文集会给每一位潜在的人类学家,提供可以
    张经纬社科14.5万字
  • 中国人口从2022年开始进入负增长阶段,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为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国际上公认的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口新常态对经济发展最突出挑战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和持续增长的特征趋于消失,传统人口红利式微。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通过挖掘传统人口红利潜力和开启人才红利,加快培育新人口红利。作者蔡昉基于对中国人口经济的长期研究,通过分析和判断当下最新人口变化的重要趋势性特征,
    蔡昉社科18.9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我国现代城乡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以广西南宁所辖一个壮族村庄为主要切入点,运用多点田野及人口流动民族志等方法,既从流出地的视角探讨人口外流对原空间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又从流入地的视角分析流动者在新空间的适应过程,同时讨论空间分离背景下的实践者如何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方式加强彼此的联系与沟通。
    李虎社科25.7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个体及其家庭层面构建了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的生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框架,并利用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2016年10月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宁强县所获取的一手调查资料,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生计现状、生计策略选择及其影响,试图全面揭示不同代次、不同市民化阶段和不同区域的农业转移人口所面临的生计问题,并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生计恢复
    杜巍 车蕾 吕锋社科10.8万字
  • 会员
    本书采用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结合的方式,研究越南封建时期越南华侨华人的历史。其一,论述公元968年至公元1945年,越南丁、黎、李、陈、胡(含“属明时期”)、后黎、西山及阮朝八代封建王朝期间,中国汉族、少数民族移民迀徙越南的原因,华侨华人群体的形成、生存和发展。其二,专题探索:越南封建社会末期华人华侨人数的推估;华侨华人的社会组织;越南华侨华人与孙中山民主革命;中越(法)涉及越南华侨华人的政策;越南
    向大有社科35.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人口分析技术的核心内容生命表、总和生育率等人口测量方法为起点,全面系统介绍队列要素和孩次递进人口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细节。以实际研究问题和研究课题为案例,对人口预测的基础数据、预测模型、参数估计和误差来源等进行深入分析,使研究成果具有可重复和可检验的特征。书中将实际研究问题、真实研究案例、人口预测算法和独立知识产权人口预测软件开发与检验作为一个整体,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理解人口预测的技术细节和科
    王广州社科15.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国大城市的新“土客”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当下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实现路径及其背后的价值取向,以及这一实现路径所导致的实际的社会经济后果尤其是非政策预期的后果。本书认为大城市的新“土客”冲突从长远看不是如何分蛋糕的问题,而是发展视角下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解决路径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地方政府是第一责任主体;同时要充分反思大城市现行的“精英主义”地方性制度和身份政
    康岚社科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