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石刻功能的多元透视与文学个案分析在线阅读
会员

宋代石刻功能的多元透视与文学个案分析

王星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文物考古26.7万字

更新时间:2021-03-15 17:51:40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宋代石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文化与文学传播媒介。本书上编从传播学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宋代石刻的政治、文化、文学创作与文学传播功能。宋代石刻通过政治影响到宋代文学兴衰变迁的大趋向,石刻与宋代文化精神形成了有力的双向互动,石刻通过文化影响到宋代文学的本质与风貌,强化了宋代文学重道明理的本质性特征。石刻的庄严性、持久性契合了宋人文以载道、立言不朽的创作心理,刻石对创作是一种有力的召唤与促进,人们通过刻石树立起典范,引导文风,促进创作。石刻传播是一种双信道多层面的综合传播方式,它集中了口传、抄写、结集镂印等传播方式的部分优点,是单篇作品最有力的传播方式。本书下编分别以苏轼石刻作品、溪石刻及《醉翁亭记》石刻为对象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宋代石刻与作家作品关系的细部剖析,探索从石刻与刻石活动入手,进行石刻与文学研究的有效方法。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星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集中推出学术精品、集中展示学术成果的一个窗口。浙江省社科联采取“鼓励申报、专家评审、资助出版、社会馆藏”的形式,每年遴选反映浙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优秀原创学术成果的书稿,以“当代浙江学术文库”的方式分期分批出版,及时向社会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新思想、新发现、新进展,努力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浙江“文化强省”建设。组织出版《当代浙江学术
    钱文艳历史26.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新疆吐鲁番地区所出中古官府杂帐簿文书为研究对象,探讨上迄十六国高昌郡,经阚氏、麹氏高昌王国,下至唐代西州时期,中国地方政权及统一王朝治理吐鲁番地区的经济、政治制度。北凉计赀出献丝帐、阚氏高昌某郡綵毯帐、唐某年西州高昌县更簿、开元时期北庭客使领料钱抄等吐鲁番出土官府帐簿文书,进一步证明2000多年前新疆吐鲁番地区设置高昌郡,推行郡县制,其政治、经济文化进程与内地已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不仅如此,
    黄楼历史16.4万字
  • 会员
    本书讨论《书》类文献的文本层次厘析、《书经》经典化的过程等问题,路径约略有四:一是基于文本细读和出土材料佐证,展开文本层次分析,提出“共时文本”与“历时文本”的概念,力求揭示《书》类文献的构成与演进过程;二是考察文字形态的历时性变化,总结字迹、字形、用字等项特征在文本衍生及流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三是通过经解赋义的角度,梳理《书》类文献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以至汉代新王官学的经典化历程;四是在此基础
    赵培历史35.4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阿穆尔河(黑龙江)左岸地区早期铁器时代至中世纪考古学文化与民族历史的变迁过程,对黑龙江上游左岸、黑龙江中游左岸与结雅河流域、黑龙江下游的古代城址进行了著录,并对材料较为丰富、调查和发掘工作较为深入的近三十座古城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现有研究条件下,尽可能地还原了这些城址的时空背景和地理环境,并就其文化遗存状况和族属性质等重要问题作了详实的论述。阿穆尔河(黑龙江)左岸地区古代城址主要为挹娄、室韦
    (俄)扎比亚科·安德烈·帕夫洛维奇 (俄)扎伊采夫·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 (俄)麦德维杰夫·维塔利·叶戈罗维奇历史33.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学科本质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艺术考古”的属性、方法、呈现、材料以及应用等理论问题,集中地回应了近年来的学术热点,回顾了考古界、艺术史界对于“艺术考古”的专业性质、方法论等问题的诸种看法,对其中较有争议的观点进行剖析,并分析了艺术考古研究近年发展的新趋势,讨论紧扣学术前沿,指出当代文化语境中,图像的呈现方法与材料的合理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练春海历史12.5万字
  • 会员
    殷墟甲骨、司母戊大方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中华文明的瑰宝,用它们斑驳的身躯,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和《兰亭序》……这些传世国宝的背后,流传着许多扑朔迷离的故事。鹤莲方壶、金缕玉衣和佛指舍利,神秘国宝,惊世再现……本书分为五章,国宝惊世再现,千秋不朽匠人心,辗转红尘漂泊路,往昔梦华多少,海内孤品、绝世遗珍,讲述了60个传奇的国宝故事。生动流畅的文字,辅以200余幅珍贵的文
    冷林蔚 宋婉如编著历史50字
  • 会员
    本书以从汉代至宋朝有代表性的墓葬壁画为切入点,来解读图像背后的生动历史。这是一部由线条和色彩绘就的历史,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神祇仙境到庄园牧歌,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鲜衣怒马的出行,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现在画壁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
    苗子兮历史27.7万字
  • 会员
    盛世兴藏。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实力不断增强,建设文化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也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的重视,博物馆及历史名胜古迹成为游客最感兴趣的网红打卡地,文旅融合作为新时代的新业态一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文物及文物保护的更多思考和讨论。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文物保护中最基础、最典型的100个问题,是了解文物保护知识直接、有效的科普
    刘爽历史5.5万字
  • 会员
    殷墟被誉为中国考古的圣地,殷墟考古九十年来,发现了丰富的殷商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陶质类文物,可分为普通陶器(或称粗泥陶)、白陶、硬陶、原始瓷和釉陶等类。通过对包括陶质类文物在内的殷墟文化遗存的综合研究,建立起了晚商文化的分期体系,可与《殷本纪》记载的、经殷墟卜辞中王谱订正的商王世系大致对应。以研究殷墟文化的内部构成以及形成、变化为基础,可进一步探讨商文化、商文化与周边青铜文化的关系以及人群的互动等
    牛世山 岳洪彬 岳占伟主编历史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