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译丛套装02:档案:一部东欧、秘密警察与希望的个人史在线阅读
会员

M译丛套装02:档案:一部东欧、秘密警察与希望的个人史

文学纪实文学57.5万字

更新时间:2019-11-18 15:38:44 最新章节:致谢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M译丛套装02:档案:一部东欧、秘密警察与希望的个人史(套装共3册)共3本书,包括《档案:一部个人史》《布达佩斯往事:冷战时期一个东欧家庭的秘密档案》《回访历史:新东欧之旅》。《档案:一部个人史》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轻的蒂莫西·加顿艾什为了研究希特勒统治之下的德国,分别在东、西柏林停留数年搜集资料,但没想到,他在东德的行踪被认为是间谍活动,并被秘密警察和线民盯梢,留下了厚达325页的秘密档案。《布达佩斯往事:冷战时期一个东欧家庭的秘密档案》通过冷战时期匈牙利秘密警察长达20年的档案,所揭开的一部隐藏了几十年的家庭历史和时代侧记。《回访历史》是伊娃·霍夫曼在东欧游历的记录。本书追本溯源又谨慎地探究这一切改变,将历史背景融入个人的文化观察,让读者由此窥探东欧各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
译者:汪仲 毛俊杰 胡洲贤
上架时间:2019-07-01 00:00:00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蒂莫西·加顿艾什 (美)卡蒂·马顿 (美)伊娃·霍夫曼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海上花木兰》是一部多维角度讲述辽宁省“时代楷模”长海县海洋岛镇民兵集体“三八女炮班”戍边守岛故事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三八女炮班”组建63年来,14代女民兵秉持为国戍疆、保卫和平的坚定信念,扎根祖国海防前哨,代代接力守护海岛,被誉为“海上花木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国际局势下和奋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她们的事迹显然具有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经过创作者饱含激情、生动细腻的描述
    刘国强文学17万字
  • 会员
    《每条弯路都通向自我》是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自传,叙述的时间跨度从少年一直到其暮年,每一部分都精彩。奥利弗·萨克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临床医学作家之一”,而在这本传记中,我们看到,纵然光环环绕,荣誉加身,生活仍有其具体琐碎的痛苦和不易。《错把妻子当帽子》中24个脑部神经受伤者:有人把自己的妻子当成帽子,要一把抓过往头上戴;有人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有人完全不能和人交流,却能与动物自如对话;还有
    奥利弗·萨克斯文学54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多起案件,通过对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案件的详细叙述,展现了腐败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对社会的严重危害。本书对破获这些案件的全过程实属独家披露,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可读性。
    海剑文学15.4万字
  • 这是一本超正经、超神秘、超硬核、超有趣的破案科普书!如果你对世界上所有神秘的案件都充满好奇,不妨来看看现实中的法医是如何破解凶案的!法医秦明将与你一起,从案发的那一刻开始,逐步调查案件的来龙去脉,直到揭开让人唏嘘的真相!本书收录了9桩神秘的凶案,每桩凶案都包含了3层解读:第1层:超正经调查每个凶案的档案名,都仿佛一道谜题,每章开始前,你会得到一份简单的“调查提示”,帮你更快进入探案的角色。这些根据
    法医秦明文学13.7万字
  • 会员
    本书讲述了湖州市长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兴百叶龙技艺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等,通过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动人故事,诠释了地方老百姓对这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以及社会各界为了保存、发扬这项珍贵艺术付出的极大努力,也展望了这项技艺在未来的全面复兴,百叶龙必将走出地方,发挥更大的文化影响力。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百叶龙再度焕发魅力的故事,给如何保护、发展地方艺术带来有益的启迪。
    田家村文学15.6万字
  • 会员
    当代世界最负盛名的纪实文学作家——《巴黎烧了吗?》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联手为全世界读者奉上一部纪实文学经典。两位作者用长达两年时间,采访了大量历史参与者,从国家元首到普通一兵,并披阅了浩如烟海的史料,以及第一手珍贵资料,在此基础上再用三年时间写成本书。书里详实记录了以色列建国前后,围绕耶路撒冷发生的一次次战争与博弈,再现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清明上河图》般细密的描摹,惊人
    (美)拉莱·科林斯 (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文学43.1万字
  • 2015年“格雷事件”之后,巴尔的摩再次陷入混乱,谋杀案激增。巴尔的摩市警察局寄希望于警司韦恩·詹金斯及其领衔的枪支追踪特别工作组,希望他们能让枪支和毒品远离街头。但在接下来的数年中,詹金斯和团队成员扣押并贩卖毒品、侵吞现金赃款、伪造证据,甚至多次实施抢劫。他们明目张胆的犯罪行为不受任何约束与调查,导致无数冤假错案,致使无辜平民死于非命。资深调查记者贾斯廷·芬顿采访数百名相关人员,查阅大量文件和卷
    (美)贾斯廷·芬顿文学20.7万字
  • 会员
    宇宙的熵不会降低。我们所有人必有一死。但在事情发生前就预见到它,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让时间变慢的方法。1966年10月21日凌晨,住在伦敦郊区的音乐老师米德尔顿被一场噩梦惊醒。她醒来时喘气哽咽,确信灾难即将来临。一小时后,南威尔士地区的一座煤矿废料倾塌,造成144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儿童。到达现场的医生和急救人员中,包括了精神科医生约翰·巴克。灾难过后,来自各种“预感者”的回信促使他成立了预兆局,后
    (英)山姆·奈特文学10.1万字
  • 会员
    1932年到1972年,美国的联邦、州和地方公共卫生当局共同在亚拉巴马州塔斯基吉进行了一项人体实验,对象是400多名感染梅毒的黑人男性佃农。这是一项非治疗性实验,目的是追踪梅毒的自发演变,以了解梅毒在这些患病黑人身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黑人男子并没有被告知身患梅毒,也没有被警告梅毒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而且,除了最初几个月的少量药物外,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医治,只得到阿司匹林来缓解疼痛。各级卫生
    (美)詹姆斯·H.琼斯文学1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