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逻辑进程在线阅读
会员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逻辑进程

唐晓燕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24.1万字

更新时间:2019-10-11 17:02:00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展示了一种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全新视角。与学界通行的对这一理论单一批判维度的解读不同,本书在宽广的社会历史与思想史背景中揭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蕴含的三重逻辑:批判逻辑、建构逻辑和超越逻辑。以此为线索展开的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逻辑进程的系统阐释力图表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因上述三重逻辑的存在,不仅推动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达到了原则高度,也为意识形态建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因子,更占据着意识形态超越理论的制高点。在当代,任何围绕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都绕不开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三重逻辑及其进程的追溯。
上架时间:2018-09-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文丛》中的一种。本书收录了2016年度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方面学术水平较高和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反映了该年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基本面貌和总体水平,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
    丁国旗主编政治31.5万字
  • 会员
    本书详细梳理了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其走向终结的原因和教训;对现存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古巴、朝鲜和老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革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拓展性地介绍了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本书对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行了纵向的历史总结和横向的国际比较,找出其中的历史规律和普遍规律,并将其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以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有益的启
    潘金娥等政治36.5万字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事业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关键,包括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本质属性,以及中国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关系、思想文化内涵等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发展,其发展演进的过程是学习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改革开放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基于此,本书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整体阐释
    王毅 张晓芹 黄河政治18.2万字
  • 会员
    本论文集分别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领域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理论性的思考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经典文献的水平和效果。
    王国伟 孟宪生主编政治14.5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历史分期法,梳理、概括和阐发了马克思早、中、晚期著作中的国家理论和国家治理思想,进而阐释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架构和重要内容,尤其是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国家治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全书从马克思国家理论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分析如何积极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刘军政治18.5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价值论的研究视域,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等维度分析了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的生成,分析了以人民为中心所蕴含的以人民地位为中心的价值主体论、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目的论、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标准论、以人民事业为中心的价值功能论、以人民实践为中心的价值实现论,阐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着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牢牢坚持人民
    史家亮等政治18.4万字
  • 会员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妇女运动的开端,写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中央苏区所在地与赣闽粤客家民系的主要聚居区基本重合,因此参与妇女运动的主体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客家妇女。本书从多学科的角度考察以客家妇女为主体的苏区妇女运动,釆用史论结合的方法,通过考察苏区妇女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政策保障,挖掘客家妇女在革命作用下的地位之变迁等,对苏区妇女运动实践进行经验总
    刘国钰政治20万字
  • 会员
    本书梳理资本和权力逻辑、市场关系、自由主义理念所引致的现代财产问题,探讨财产权利与社会风险防控关系,揭示现代风险和财产治理的一般方法论原则。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进程中,形成高度的马克思财产理论方法论自觉,有助于抵御绝对平均主义、全盘私有化、纯思辨化、财产关乎罪恶等价值理念的冲击,正确认识、全面把握中国财产问题实质,进而为科学社会主义财产价值观的树立、现代风险的防控和当代中国财产问题的有效治理
    刘长军政治27.8万字
  • 会员
    本报告基于理论阐释、实践探索、制度支撑、国际传播的维度,深入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总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新时代政治建设成果的结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要积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撑作用,提升协商民主效能,把基层民主做实。要充分宣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更加有效应对美西方
    张树华 王炳权等政治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