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海源阁史
更新时间:2021-11-23 16:56:59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清道光年间杨以增在山东聊城建海源阁以储江南故家旧籍,自明以来以江浙为私家藏书中心的格局始有突破。其与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湖州陆氏皕宋楼,形成鼎立之势,史称清末四大藏书楼,而海源阁和铁琴铜剑楼则又以所藏珍本丰富存续时间长亦得“南瞿北杨”之美誉。本书首先就海源阁形成的背景加以分析,得出清季齐鲁大地嗜书风尚与杨氏之善学家风相结合,加之友朋襄助是海源阁出现,并能持续近百年的原因所在。而后,对海源阁杨氏三代的聚书活动内容、过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杨氏海源阁善本典籍之递藏关系,总结归纳出海源阁善本典籍入藏的两大基本特征。并就以海源阁为主体的杨氏藏书集合进行了描述,同时再以藏书保护为题,从杨氏四代藏书印的内容、对待藏书谨慎封闭的管理方式等入手探寻杨氏四代在藏书事业上追求完美,希冀家藏世代永保的美好心愿。其后,根据相关的目录统计分析了海源阁兴盛时期书藏的大致规模与结构特征,并对其所藏著名的“四经四史”十三种镇库珍本典籍进行了辑录体的介绍。最后,论述了杨氏对藏书整理的目录学成果,以及基于保守藏书理念下的藏书对外有限利用,捋清了海源阁藏书散佚的基本过程、去向与大体归宿。
上架时间:2015-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云
最新上架
- 会员2018年10月15—16日,“档案修复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与研究: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召开。会上中、日、韩三国学者就“档案修复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论文结集成本书,希望借此在历史资料的数据库建设、历史资料整理和档案文献修复方面扩大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东亚历史研究。社科41.9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背景,主要从公共档案馆发展的理论研究及建设实践、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研究的价值取向、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环境、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路径、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公共档案馆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作者认为,公共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涵盖面非常广泛的一项综合性工程,关系到多个行业领域、部门,涉及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档案管理体社科23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中的“W1.世界与自然物”的升级版。书中列举的中国创世神话母题(W1)数据目录由原来的3级母题升级为5级母题,母题数量由原来的4607个扩展为12583个。根据此母题目录可以对中国创世神话的多种类型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建设中国创世神话数据库,也可以作为文学创作或相关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的参考。社科2.8万字
- 会员本书围绕大学图书馆现代化问题的主要方面选取了31篇正式发表的文稿。其内容聚焦于新时代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包括整体现代化、馆员现代化、服务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立足于新兴的信息服务学理论和北京大学一流图书馆建设的生动实践,揭示了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学理和时代命题,阐释了图书馆最基本的整体性特征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价值引领,馆员为先”的基本思想、“用户导向,服务至上”的基本理念、“斯文在兹,道隐无名”社科25.2万字
- 会员清代地方档案作为一种新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包括四川巴县档案、南部档案,山东孔府档案,台湾淡新档案,甘肃循化厅档案在内的一大批清代地方档案名扬海内外,为学界、档案界、文物界所瞩目。但长期以来,各方对其藏地、案卷数量、时间起止、内容特色等情况并不完全清楚,往往各执一词。本书聚力当下关注度较高的数部档案,就其保存、整理与研究状况作一系统梳理,不仅有助于了解学术前沿、凝聚社科30.1万字
- 会员本书是以科研人员个人学术信息管理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科研人员深度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科研人员个人学术信息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同时构建并验证科研人员个人学术信息管理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作者始终坚持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力图为个人学术信息管理工具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社科1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