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间的理论旅行: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论集
更新时间:2018-06-19 16:14:08 最新章节:第16章 注释
书籍简介
跨文化研究,如同一场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论旅行。其中,既有差异与冲突,亦有融通与理解,既遇见陌生风景,亦重新发现自我。本书作者周宪,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本书收录的诸篇什是他多年来研究成果的集萃:从跨文化研究的理论、观念与方法,到全球化和本土性问题,包括如何用中国智慧来解决一些理论难题,国内人文学科所面临的原创焦虑等;从福柯、巴特等法国当代思想家理论的引进与流变,到布莱希特、易卜生等西方艺术家的“中国镜像”等。本书既表达了作者在文化之间漫长理论旅行的个人体验,也呈现出晚近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观念的嬗变。
品牌:译林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宪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主要收集本人自高校任教以来几十年来的论文27篇,其中既有已经发表的论文,也有一直放在箱底待发的论文,还有两篇在研究过程中翻泽的泽作。这些论文成文时间跨度虽然有几十年,但都是围绕着西方文学和海外文学两大主题进行,而其中的重点在西方文学研究。两方文学研究主要包括两方古代文学三篇,启蒙主义文学三篇,浪漫主义文学五篇,现代主义文学七篇,它反映出作者关注的研究方向。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与翻译部分四篇,体现出文学22.9万字
- 会员本书以威廉·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帝国叙述为研究对象,以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作为理论支撑,结合文本细读、比较研究和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探究威廉·华兹华斯在相关文本中表征出的意识形态内涵,以及文本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地域政治背景下被赋予的话语指涉,审视这位浪漫主义诗人与帝国多重维度的政治交集,揭示诗人、诗作与时代之间的动态互动。文学16万字
- 会员本研究侧重从话语形式层面探讨20世纪域外文论本土转化的“机制”问题,提炼出“碰撞与融合”“曲解与变形”“挪用与重构”“移植与变异”“言说与抗拒”“调和与会通”等几种各有侧重又彼此关联的“机制”类型,力图多层面、多方位地观照“域外文论中国化”的样态与方式。在此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提出“融突和合”这种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转换机制。通过微观与宏观相互补充的论述框架,目的同样在于实现对域外文论本土化之文学34.6万字
- 会员伍尔夫用一部伟大的意识流巅峰力作《海浪》永久铭记布鲁姆斯伯里。凯恩斯始终相信布鲁姆斯伯里的魅力、智识、超凡脱俗和情真意切。福斯特声言布鲁姆斯伯里是英国文明中唯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运动。布鲁姆斯伯里并非风月情事,亦非浅薄的风雅或刻薄的高慢。它是耀眼的才华和才华投射在友情、美与艺术上点亮的璀璨星空。它深邃、宏阔、历久弥新,仰望它,便能找到一种方向和力量,是思想,也是行动。文学20.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