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语用与意图:《红楼梦》对话研究(修订版)
更新时间:2015-04-22 00:22:22 最新章节:第22章 《红楼梦》人物对话完成小说结构
书籍简介
研究小说对话的作用和现象,运用语境学、语用学、意图论、对话作用进行横切面剖析,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释《红楼梦》对话的种种现象,为中国小说呈现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1-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孙爱玲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幻小说超越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从对技术模仿的描写进入人类学和宇宙哲学领域,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在这一创作的嬗变过程中,以模糊的边界、包容的中心为特征的“暧昧”美学逐渐发展形成。本书以美国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UrsulaK.LeGuin)为例,通过全面考察勒奎恩作品“过去与未来”“梦境与现实”“人与技术”“人与自然”“东西方文化”这五对二元关系,从时空、精神、文学26万字
- 会员扬·穆卡若夫斯基堪称布拉格学派从事文学与美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本书主要从“结构”“功能”和“符号”三个关键词切入,在国内首次系统介绍与研究了穆卡若夫斯基的文艺思想。一方面,从历时角度深入解读穆卡若夫斯基的理论产生的原初语境,并系统梳理其理论的来源、发展及影响;另一方面,从共时角度,主要是通过与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及法国结构主义的比较,对其学说中的一些关键概念、核心旨趣、基本方法加以剖析,尝试揭示捷克结构文学23.2万字
- 会员《中国近代文学史》,关爱和主编。本书梳理中国近代文学八十年的发展历程,包括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时期、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时期,紧密结合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思想变革,讲述了古典文学的衰落,近代文学的萌生、形成与飞跃、拓展与蜕变。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材。文学36.2万字
- 会员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新小说的成就最显著。其突出的特点是这一时期各个民营书局争相斗妍,纷纷编辑出版《说部丛书》,这充分体现了小说界革命的巨大实绩。本书首次对清末民初二十多家出版机构出版的三十多种《说部丛书》数百编作品展开全面而系统的叙录,这是颇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本书以各出版单位所出版的《说部丛书》为纲,以各编作品为目,根据各种《说部丛书》出版时间的先后,对每编作品的作文学31.1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为五辑,在整体结构上显示出作者的儿童文学学科理念:儿童文学是一个学科,拥有自己富于特色的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具有跨学科性和实践应用性这两个属性。文集中的论文,为儿童文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话题和学术观点。第一辑“中国儿童文学史论”强调中国现代文学与儿童文学的“一体性”;发展出建构主义的本质论这一治史的理论方法;针对“传统”,采取“思想革命”的立场和观点;提出了“分化期文学29.2万字
- 会员认识屈子《楚辞》,有两个要点必须牢记:一是《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所谓“伯庸”乃是楚武王长子,封于夔子国,夔字的促音(入声)就是“屈”或“甲”。伯庸的长子屈瑕由此得姓氏,成为屈氏家族的始祖。二是屈子《楚辞》通过南北两条途径被完整保存下来,北方的途径是汉高祖九年,迁徙楚国的屈、景、昭三族和齐国田氏充实关中,屈子《楚辞》由屈氏家族作为传家之宝传入关中,为贾谊所及见。南方的途径,文学55.1万字
- 会员本书研究的内容是关于乔治·奥威尔在1934至1939年创作的“三十年代小说”——《缅甸岁月》《牧师的女儿》《让叶兰飘摆》《上来透口气》。这四部小说的知名度虽然不如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庄园》《一九八四》那样高,却是奥威尔青年时期的主要作品,小说以四个普通小人物为主人公,通过记录他们与不幸命运的抗争过程,体现了现代人内心的焦虑和渴望。这四部小说实际是奥威尔的“自画像”,奥威尔将自己波折的生活经历融入小文学14.9万字